2025年3 月 1 日至 2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蔡晓辉、中国科大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冯梅、图书馆学科馆员何燕携师生一行 7 人,奔赴望江县,开展了一场旨在推动望江挑花传承创新,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望江县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非遗传承人群体以及企业代表,共同为望江挑花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探秘非遗基地,领略挑花魅力
3 月 1 日上午,蔡晓辉、冯梅、何燕、唐斌、罗浩民、王子宁、谭文珈等师生一行参观了望江挑花教育传习基地。在基地演艺厅、陈列馆、博物馆、文创商品展示厅,一幅幅精美的 “望江挑花” 作品及充满创意的文创旅游商品映入眼帘。
望江挑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世福向众人详细介绍传统望江挑花技艺与图样文化含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汤彩霞专注于织布、挑花技艺展示,手法娴熟流畅;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何冬霞、童畏芳操作演示并详细讲解了望江挑花的历史和工艺流程。全面的讲解和精彩展示,让师生们近距离领略了这一国家级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深刻感受到其 “一清二白、表里如一” 的文化内涵。
深入产业一线,洞察发展契机
3 月 1 日下午,望江服装城星连物业客服孙向丽带领中国科大师生依次走进望江服装城的裁剪车间、缝制车间、整烫车间等,详细讲解了从面料裁剪、成衣缝制到最后整烫包装的每一道生产流程,以及各工序所采用的独特工艺特点和望江服装城面向大众市场的定位策略。通过实地考察,师生们对望江县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 “望江挑花” 与当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聚焦发展蓝图,共商合作大计
3 月 1 日下午,一场意义深远、围绕望江挑花未来发展的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望江县开发区企业局局长金伟林,县科工局党组成员卓杰结合部门工作,就产业扶持政策与技术创新引导发表了看法,望江县文化馆馆长卓识雨,中共望江县委组织部三级调研员陈铁生,望江县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章斌及其工作人员刘钰,望江县科工局纺织服装中心工作人员周翩翩悉数到场,他们代表政府相关部门,为会议带来政策视角与发展规划思路。
作为学术与技术力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蔡晓辉,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冯梅,图书馆学科馆员何燕,本科学生罗浩民、王子宁参会,为望江挑花发展注入创新理念与前沿技术。
现场,罗浩民和王子宁作为望江挑花辅助设计工具开发者,分别向在场的望江县领导及挑花传承人们展示了软件编辑与针法转化、图像处理与风格迁移的使用及效果,引得众人纷纷热议。
会议由望江挑花辅助设计工具引入,深度探讨其在当地的发展方向。随后,聚焦于蔡晓辉教授精密普适实验室 “智能织物” 与当地产业的结合前景,从技术适配性、市场需求、产业协同等多方面展开深入研讨。智能织物技术具备独特的功能特性,如人体感知、医学辅助等,若能与望江当地产业融合,有望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为其注入智能智造的新鲜活力。
会后,望江县开发区企业局局长金伟林带领师生们前往梭织工厂(浩冉纺织)实地参观。浩冉纺织厂长孟宏军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了梭织工艺,与师生们深入研讨传感织物产业化的可能性,为产学研合作在产业落地方面提供了关键思路。
展望市场前景,谋划传承新篇
3 月 2 日上午,蔡晓辉、王世福、冯梅、何燕、唐斌、安徽国联纺织服装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法人王小志以及学生罗浩民、王子宁和谭文珈围坐一桌,就望江挑花的市场化路线以及发展前景,展开了一场深入且极具前瞻性的会谈。
在长达数小时的会谈中,各方思维激烈碰撞,蔡晓辉教授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与现代纺织工艺率先推广的设想,王世福则强调传承技艺精髓的重要性,唐斌从产业化技术服务、商业化运作等维度出谋划策,最后,王小志就目前市场态度做出回应。经过讨论,初步形成从产品创新、市场推广、技艺传承到产业融合等方面,在保留传统元素时加入科技应用的以快速推向市场的思路,为望江挑花的未来发展精心绘制了蓝图,力求在传承文化瑰宝的同时,实现其在现代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生的调研活动,不仅为望江挑花传承发展带来新思路,还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为推动望江挑花从传统技艺迈向现代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这一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