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挑花针法独特、新颖别致,曾三次作为安徽民间特色工艺进入人民大会堂,雅俗共赏,是盛放在乡土间的“民间艺术之花”。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大国工匠精神,深入挖掘挑花中蕴含的廉洁内涵、弘扬廉洁精神、传递廉洁寓意,2024年7月5日,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挑花绣锦映匠心,廉洁自律铸风骨”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安庆市望江县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了解学习望江挑花技艺,探索传承千年的“精神密码”,在实践中感悟清正廉洁的优秀传统文化。
表里如一,独具一格的针法图案
不同于湖北的黄梅挑花和湖南的花瑶挑花,望江挑花属于徽派织绣中的特色技艺,以其独特的“挑、钻、游、织”针法独树一帜。望江挑花也称为“挑织”“十字花绣”或“十字挑花”,这种刺绣工艺在棉布或麻布的经纬线上使用彩色的线挑出许多很小的十字,多采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组织形式,以人物、动物、花卉、风景、图腾纹样、民风民俗等为题材,常用带有万字纹、双喜、龙凤等被赋予美好幸福寓意的图案,语意双关、构思巧妙。
望江挑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冬霞老师向成员们娓娓道来,首先详细地说明了望江挑花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制作工艺流程,让成员们对望江挑花有了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然后她又从针法、图案、寓意三个方面逐步叙述,重点讲解了展厅内陈列的《孔子像》《年年有鱼》《万世如意》《蝴蝶扑金瓜》《姓氏图腾系列》等具有代表性的挑花作品。不同的针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使得望江挑花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观赏价值。望江挑花技艺精湛,能够灵活运用这些针法,做到正反两面完全相同或互成阴阳,展现出匠人的高超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坚守。之后成员们通过近距离观察、欣赏各式头巾、屏风、工艺包等文创作品,无一不被望江挑花的美学魅力所折服,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悟到作品中贯穿始终的“清正廉洁”的厚重内涵。
“一青二白,表里如一”是望江挑花最突出的特点。“一青二白”意为只有白底青花、青花白底两种样式;“表里如一”意为正面和反面图案和针法完全一样。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特点,望江挑花自身就暗含着“廉洁”之意。它不仅古朴清秀、端庄典雅,与徽派建筑青砖白墙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体现出正反成型、相映成趣的风韵。古朴中寓高雅,粗犷中见大方。望江挑花每一件作品色彩上青白相间,构图上饱满匀称,视觉效果引人入胜,具有浑然天成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古色古香,雅韵悠长的展厅设置
实践团成员走进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在望江挑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冬霞老师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该校国家级非遗望江挑花迎宾厅、演艺厅、展示厅、展览馆等。工作室内沉静而专注的氛围里,老师们正借助挑花工具,用银针素线将设计图案转化为现实中的锦绣文章。在这片创意的海洋中,他们不仅仅是技艺的执行者,更是文化的守护者和创新者。其中一位老师表示,每一件作品都独具匠心,既有历史的深沉,又不失现代的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