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池文化政协委员工作室是由望江县政协委员中文化文史和学习委部分委员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组成,地点设在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校内。工作室现有委员18名,由吴灿委员常年兼职值守,其他委员轮流值守。
一、建好“四站”,贡献力量。
工作室以打造“社情民意信息站、委员群众联络站、学习提升加油站、双向发力工作站”为目标,着力发挥委员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创新望江、共进望江、美丽望江、开放望江、幸福望江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突出特色,示范引领。
工作室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着力继承和弘扬雷池文化;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重要作用,聚焦乡村振兴热点、难点调研协商、建言献策,为望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合力、添动力、增活力。尤其是运用“雷池故地”“三孝故里”“黄梅戏乡”“望江挑花”等雷池优秀传统文化名片,结合中国传统书法,建设文化内涵丰富,设计理念极富特色的整体布局,使工作室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充分体现了书香浸润政协,文化滋养初心的“书香政协”内涵,极具推广和借鉴价值。
三、打造学习矩阵 办好学用课题。
以雷池文化政协委员工作室为核心,打造包含“同心筑梦”党建和统战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大讲堂、劳模工匠教育基地、国家非遗望江挑花保护与传承基地、“巧绣娘”妇女微家、团校等“多面体”式学习矩阵,定期组织委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政协业务知识等。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集中学习活动,讲清领学要点,推动形成思想火花相互碰撞、理论思想深入人心的良好学习氛围,不断增强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四、聚焦协商,强化履职质效。
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围绕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定期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党政部门负责人、村居干部、群众代表及利益相关者等开展“微协商”、助力“微治理”,推动政协履职向基层延伸。自工作室建立以来,工作室委员共提交提案30余篇,社情民意20余条。
五、开展走访,凝聚共识。
定期走访所联系的界别和基层群众,宣传阐释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了解界别群众思想状况,协助做好知情明政、凝聚人心等工作。组织引导委员深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聚集的企业或社会组织调研走访,了解掌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做好团结服务、联系协调和教育引导工作,把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六、深入调研,推动成果转化。
发挥委员的智力优势,立足望江实际,聚焦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小型专题调研视察,形成专业性高、操作性强的成果,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群众呼声,提出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有计划地组织委员开展“回头看”等活动,推动成果转化运用。
七、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
发挥委员专业特长,开展送文化进校园、进基层、进企业等主题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池文化;立足界别行业优势,组织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教育实践服务活动,做好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凝聚雷池新力量,关心关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为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按照“两室建设”总体要求,雷池文化政协委员工作室已成为凝聚委员力量,学习交流,推广工作经验,放大典型带动的高效运行的工作室,工作室竣工半年多来,接待各级参观考察团40批1000余人次。